【专家警告:载板短缺恐将影响英伟达GPU出货】

【专家警告:载板短缺恐将影响英伟达GPU出货】
三菱瓦斯发布涨价通函,自2025/10/1接单起载板涨价20-40%。上游材料的短缺系主要原因,目前Low-CTE布交期超4个月,载体铜箔交期超2.5个月。 载板与普通PCB的主要区别在哪里?载板的制作工艺和普通PCB有何不同? 载板与普通PCB的区别主要在于材料、工艺流程和性能参数。载板采用的是有机树脂薄膜作为基材,而非普通PCB的覆铜板。载板的制作工艺中,通过化学沉铜技术在基板上形成导电层,而非直接使用电解铜箔。同时,增强材料也不同,并且工艺流程更为精细复杂,普通PCB使用减成法,而载板涉及到SAP、mSAP等半加成法。此外,性能也所不同,普通PCB上百微米,ABF几微米到二三十微米,且信号损耗也是不一样。 MSAP是什么?具体工艺如何?MSAP工艺主要应用在哪些场景? MSAP是半加成法,首先应用于苹果iPhone类载板(SLP)中。以载板为例,具体工艺流程是先在载板上贴上一层超薄的铜箔,2-3微米,通过光刻胶把要保留的线路显影出来,露出需要加厚的部分,然后选择性的做电镀,最后保留这部分铜箔。在手机SLP中,通过采用MSAP工艺,可以实现更小尺寸、更高精度的主板制作,从而让手机内部空间得到更高效利用。 MSAP工艺主要应用于对空间有高要求的智能手机领域,尤其是GPU、CPU等高性能模拟处理器和内存等部件的连接。相较于传统工艺,它能够将主板尺寸缩小约40%,并实现30微米线宽的精细连接。此外,摄像头、电源等部件是用HDI,精度不如MSAP工艺,电池等部件用软板。 SLP(类载板)相较于普通PCB板有何优势? 随着技术发展,IC载板可以制作几微米到十几微米级别,SLP可以做到20至30微米甚至更小,HDI板大概可以实现40-60微米,普通PCB板到100微米左右。MSAP工艺就是基于这样的高精度要求而诞生,它能够满足手机内部高性能芯片对于更小、更精密电路板的需求,同时也能适应服务器端产品对于面积、体积和封装密度日益增长的需求,以满足高性能和IDC单位面积性价比需求。 在当前技术发展趋势下,为什么会出现将不同层级封装融合的趋势,以及这会对整个PCB产业提出哪些更高要求? 这种融合趋势是因为新的技术可以使得原本各自独立的载板、手机板、PCB等在封装环节得以整合优化,追求更优的性能结构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产业链上下游必须协同合作,从封装厂到板厂,再到设备材料供应商,整个产业链都需要协同优化,以达到性价比和成本可控性。这意味着,下一级二级封装的实力必须满足更高性能标准,才能适应这种融合趋势。 在实现这种技术融合的过程中,是否存在替代现有先进工艺的可能性?具体对国内PCB公司意味着什么机会? 随着技术进步和工艺融合,国内的PCB公司以及设备材料公司迎来很好的发展机会。一方面,随着国内技术升级迭代,原有的PCB板技术将能够满足更高规格的产品需求;另一方面,通过材料和工艺的创新,原本可能无法进入北美大客户高端市场的国内企业,也有可能借助新工艺进入并绑定大客户,从而确保自身技术路线的正确性,并实现市场突破。 板厂进入供应链后,对国内PCB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会产生何种影响? 板厂进入供应链后,国内整个产业链将面临国产化替代的大趋势,尤其是在高端产品领域。例如,钻孔机、数控设备以及上游材料供应商都将有机会参与进来。同时,随着技术向高端领域提升,部分现有技术甚至可以应用到新能源等领域,而当这些技术转向PCB领域时,将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新的机遇。原有的市场格局可能会由台资、韩资主导转变为更多国内企业的参与,带来一轮新的市场变化。 预计PCB行业未来情况如何? 目前市场中看到的一些M9、PTFE创新是行业进步的表现,未来还会听到更多关于PCB创新的声音。尽管PCB在整个服务器行业中的占比并不高,但创新会不断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。
来源:xiaozuowen日期:2025-09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