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成长产业投资节奏的四个阶段

好文搜集 2023-04-10 12:17

科技成长产业投资节奏的四个阶段。从四阶段的角度来看,在产业发展过程当中,从实现0到1,再从1到100过程,资本市场定价往往遵循着这样的投资规律。

第一阶段,在爆款出现的时候配置巨头,比如当前微软的股价创新高,同时百度 的股价也出现了明显上涨;
第二阶段,当我们意识到巨头进行猛烈资本开支的时候,这时候应该配置基础设施;
第三阶段,产业链逐渐形成过程,也就是完成从0-1的过程,这时候应该配置产业链的关键环节;
第四阶段,在产业链形成之实现从1-100的过程,这时候根据供需缺口来进行资产配置。

用这个四阶段框架去分析此前的新能源车,也是成立的。最早配置的是巨头特斯拉,例如在2019年及之前的特斯拉;第二个阶段配置的是基础设施,例如2019年的充电桩领域;第三个产业链形成以后,在2020年宁德时代取得超额收益,这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。最后在2020年年底开始天齐锂业开始明显超额收益,因为这是非常明确的供需缺口投资。

再比如,根据当前形式,以这个框架去分析以AIGC,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。我们会发现第一个现象:有巨头。国内有巨头,国外也有巨头。第二个是有爆款。所以现在更关键的是围绕产业链的形成,尤其是全球产业链的形成,而产业链的形成要求盈利模式清晰和产业容量巨大。目前。来看,整个以AIGC和ChatGPT为代表的领域,它的产业容量非常巨大,所以更欠缺的是盈利模式清晰,盈利模式清晰指的是能够出现一个消费硬件的大爆款。爆款出现后,整个产业的盈利模式就会变得清晰。例如,按照我们安信焦娟团队对于苹果MR,对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一系列硬件预估
第三个是两波大行情。我们现在将数字经济类比于2019年的新能源车,很多领导说可能是2017年的新能源车,这个产业的爆发可能中间还要再隔两三年,对于这个问题对于投资来讲是重要的。很多投资者关注的是“有没有业绩?国内和国外公司比行不行?现在的技术水平进行商业化合不合适?”这种范式的围绕好景气,好公司,好价格的认知体系去分析数字经济。如果数字经济不是2019年的新能源车,如果是2017年的新能源车,那么会有什么规律?

在观察产业发展的定价过程当中,我们发现从0到1以及1到100的过程当中,往往是有两波大行情:0到1的时候会有第一波围绕着产业投资认知的行情,比如2017年的新能源车,比如2010年的移动互联网,以iPhone4为代表的行情。同时,如果这个产业能够完成1到100,它就会有第二波行情,比如整个新能源在2019年底到2020年开启了第二波行情,移动互联网浪潮则是在2012年开启了第二波行情,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一点差异:对于2010年移动互联网浪潮,在第一波上涨之后发生了较深的回调;在整个新能源的第一波行情中,股价在后期是进行一个高位的震荡,虽然有所下降,但是下降幅度并不大。我们认为两者之间的差异表面反映了业绩层面的区别,但是核心是对于产业从0-1和1-100之间的节奏问题。2010年移动互联网第一波行情到第二波行情,关键是在4G建设推广的节奏问题。

根据我们的观察,对于第一波行情,即围绕着产业主题投资认知的行情,市场会提供半年左右的容忍期或者业绩验证期。类比到现在,在今年一季报上,对于计算机,传媒,通信这些领域,市场大概率不会要求非常明确的业绩验证,市场更多会关注的是在今年中报的时候能不能签下订单,或者能不能够看到产业落地的进一步催化。如果不能,那整个市场的行情大概率就会产生较大的振幅。

如果产业顺利完成了从0到1,市场开始开启1到100阶段的定价,那么往往也就意味着这个行情将会是一个高胜率强趋势行情。目前对于两波行情的判断,我们的观点可以跟2019年的新能源车做一个类比。当然,市场也存在类比于2017年新能源车的争议,但是都不能改变2-3年周期看好数字经济的观点。

目前来讲的话,对于AI大家争议点可能就是在于产业链的形成,从定价的角度AI本质是对于美股映射的认可度。需要承认的是,对于产业链的形成决定了这波AI到底是纯主题投资和还是产业浪潮,现在要拿出切实证据是很难的,只能说定价过程朦胧的状态最美,等看清楚了反而没有什么想象空间。再进一步讲,真成长的配置就是敢于研究三年十倍股这个命题,对于新技术新兴产业趋势的判断,无论是一级市场、二级市场,还是企业家,都很难看得到终局,也很难把握好节奏,要承认对产业趋势的重要研判有一定“博一把”色彩在里头。目前,在交流过程当中确实能够感受到有些领导比较反感,抵触情绪比较强,缺乏业绩,缺乏清晰的商业模式,缺乏与国外对应领域优秀公司的可比竞争力,产业链的形成不知何时,甚至美股的定价比A股要冷静得多。回顾历史,事实上无论去复盘早前的消费电子,移动互联网,包括我们新能源车,其实有相当一大波的行情都是在争议中不断壮大,美股映射的定价行情都在产业早期阶段中也多有存在。